|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8:30-08:50 | 浅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 吕厚山 | 
| 2 | 08:50-09:10 | 机器人辅助髋-脊柱-骨盆联动异常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决策 | 王 岩 | 
| 3 | 09:10-09:30 | 运动医学-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原则下的关节康复理论与实践 | 陈世益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9:30-09:50 | Robotic Assisted THA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spinopelvic relationship | Hue Luu | 
| 2 | 09:50-10:10 | 髋前入路人工关节置换术 | 张长青 | 
| 3 | 10:10-10:30 |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 蒋协远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0:30-10:50 | 数字化三维术前规划膝内翻双部位精准化个性化 | 马信龙 | 
| 2 | 10:50-11:10 | 机器人助力骨折治疗更微创更精准 | 吴新宝 | 
| 3 | 11:10-11:30 | 膝关节OA临床治疗方向与展望 | 蒋 青 | 
| 4 | 11:30-11:50 | 多孔钽金属在髋关节中的应用 | 赵德伟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2:00-12:05 | 致辞 | 王坤正 | 
| 2 | 12:05-12:30 | 个性化设计3D打印定制人工膝关节是数智微创置换的必由之路 | 余家阔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2:30-12:32 | 专题会致辞 | 王坤正 | 
| 2 | 12:32-12:46 | 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 | 周一新 | 
| 3 | 12:46-13:00 | 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 | 谢 杰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2:00-12:15 |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 打破再骨折循环,从骨质疏松的及时防治开始 | 符培亮 | 
| 2 | 12:15-12:30 | 双管齐下,骨享健康 —— 碳酸钙D3片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有效维护OA患者关节健康 | 谢 杰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25-13:30 | 致辞 | 胡琳娇 | 
| 2 | 13:30-13:45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新进展 | 王健全 | 
| 3 | 13:45-13:51 | 多体位髋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的微创手术技术优化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 范华雨 | 
| 4 | 13:51-13:57 | 外到内法建立髋关节镜手术入路的临床意义 | 佘远时 | 
| 5 | 13:57-14:03 | 髌骨脱位和股骨扭转增加的患者中股骨节段性扭转与股骨髁和滑车形态学的相关性研究 | 李忠为 | 
| 6 | 14:03-14:09 | MPFL重建股骨侧骨道全镜下定位方法及临床评估 | 杨 勇 | 
| 7 | 14:09-14:15 |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对半月板体部突出的影响 | 张 帆 | 
| 8 | 14:15-14:21 | 微骨折联合术后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分析 | 刘 江 | 
| 9 | 14:21-14:27 | 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胫骨近端内侧角对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影响分析 | 黄 涛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4:33-14:48 | 肩关节多向不稳的治疗 | 谢国明 | 
| 2 | 14:48-14:54 | 不可修复型肩袖损伤治疗方式的比较研究 | 周 新 | 
| 3 | 14:54-15:00 | 肩袖损伤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的研究进展 | 刘瑞宇 | 
| 4 | 15:00-15:06 | 全关节镜下后方盂唇损伤修复并改良McLaughlin技术治疗锁定性肩关节后脱位 | 张 镇 | 
| 5 | 15:06-15:12 | 基于MRI影像组学诊断关节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价值 | 陈 志 | 
| 6 | 15:12-15:18 | 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观察 | 许顺恩 | 
| 7 | 15:18-15:24 | 分区的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肩关节化脓性关节 | 李 浪 | 
| 8 | 15:24-15:30 | 关节镜下二头肌腱转位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 万俊明 | 
| 9 | 15:30-15:36 | 全缝线锚钉修复肩袖撕裂的动物研究 | 余承瑄 | 
| 10 | 15:36-15:42 | 开放与镜下阔筋膜补片桥接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中期疗效 | 方潇翔 | 
| 11 | 15:42-15:48 | 促进肩袖腱骨界面愈合的可冻存间充质干细胞支架:老年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新希望 | 李炳言 | 
| 12 | 15:48-15:54 | 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 plays a role in stress absorption and humeral head restriction during the late cocking and deceleration phases of overhead throwing: a finite element study | 余 炯 | 
| 13 | 15:54-16:00 | 小切口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 廖金龙 | 
| 14 | 16:00-16:06 | Lafosse II型肩胛下肌撕裂镜下修复疗效分析 | 戴 峰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6:12-16:18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前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 张 晨 | 
| 2 | 16:18-16:24 |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Meyers-Mc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 李 亮 | 
| 3 | 16:24-16:30 | 骨髓激发联合前交叉韧带内增强技术一期修复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疗效分析 | 李 杨 | 
| 4 | 16:30-16:36 | 膝关节镜射频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 廖炳辉 | 
| 5 | 16:36-16:42 | 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感染 | 谭红略 | 
| 6 | 16:42-16:48 | 膝关节镜下自体韧带与人工韧带重建手术配合疗效分析 | 杨 静 | 
| 7 | 16:48-16:54 | 高强线混合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Sherman I型损伤 | 曹旺烽 | 
| 8 | 16:54-17:00 | 关节镜下早期与延迟重建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疗效比较 | 曾健康 | 
| 9 | 17:00-17:06 | 全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 | 钟凯华 | 
| 10 | 17:06-17:12 | Meniscus surgical treatment demonstrated inferior clinical outcomes as no meniscus injury with simultaneous combin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anterolateral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 曹国瑞 | 
| 11 | 17:12-17:18 | 机器学习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重建结局预测中的应用 | 张天伦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7:18-17:24 | 关节镜下缝线技术复位固定儿童髌骨关节面游离型骨折 | 杨超凡 | |
| 2 | 17:24-17:30 | 第1跖骨截骨前预植克氏针在微创踇外翻矫正中的导航和摇杆作用 | 张亚州 | |
| 3 | 17:30-17:36 | 高原与平原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运动员的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差异 | 冼明桦 | |
| 4 | 17:36-17:42 | 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腓肠肌腱膜翻转治疗陈旧性跟腱止点处断裂 | 赵德勇 | |
| 5 | 17:42-17:48 | 踝关节镜下后路逆行钻孔植骨术治疗距骨囊肿 | 周义钦 | |
| 6 | 17:48-17:54 | 踝关节外侧不稳并第四腓骨肌的手术治疗 | 孙 震 | |
| 7 | 17:54-18:00 |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n Predic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Based on Multimodal Patien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Using Deep Learning | 刘唯智 | |
| 8 | 18:00-18:06 | Efficacy of tibial tubercle osteotomy combined with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joint instabil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knee joint func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 孟祥宇 | |
| 9 | 18:06-18:12 | 国产骨科机器人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 王建忠 | |
| 10 | 18:12-18:18 | MOTS-C 稳定铁蛋白抑制铁死亡:高强度运动诱发骨骼肌损伤的新机制 | 黄 啸 | |
| 11 | 18:18-18:24 | 3D打印人工月骨假体置换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 | 桂忠山 | |
| 12 | 18:24-18:30 | 总结与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2:00-12:02 | 开场 | 夏 春 | 
| 2 | 12:02-12:27 | 反肩置换-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及相关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 冯 刚 | 
| 3 | 12:27-12:30 | 总结 | 夏 春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25-13:30 | 致辞 | 蒋协远 | 
| 2 | 13:30-13:45 | 反肩置换的手术指征 | 王 蕾 | 
| 3 | 13:45-14:00 | 反肩治疗巨大肩袖的早期临床效果汇报 | 鲁 谊 | 
| 4 | 14:00-14:15 | 反肩置换治疗肩关节夏科氏关节病 | 冯 刚 | 
| 5 | 14:15-14:30 | 反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 | 张玉富 | 
| 6 | 14:30-14:45 | 反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 米 萌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4:45-15:00 | 骨性Bankart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 朱以明 | 
| 2 | 15:00-15:15 | 人工全肘关节的翻修术 | 查晔军 | 
| 3 | 15:15-15:30 | 肘关节置换在夏科氏关节病再骨折病例中的应用 | 李东生 | 
| 4 | 15:30-15:45 | 陈旧性肘关节内翻内旋不稳定的手术策略 | 陈 杭 | 
| 5 | 15:45-16:00 | 前臂纵向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 | 公茂琪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6:05-16:10 | 改良French截骨联合螺钉张力带+抗旋克氏针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 | 郭 维 | 
| 2 | 16:10-16:15 | 微创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 吴 毛 | 
| 3 | 16:15-16:20 | 3D打印定制假体在围肘关节骨缺损中的应用 | 杨 诚 | 
| 4 | 16:20-16:25 | 3D打印在骨关节炎型肘关节僵硬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邹雨龙 | 
| 5 | 16:25-16:30 | 关节镜联合小切口辅助下行肘关节重度僵硬伴尺神经损伤松解的临床疗效评价 | 衡红全 | 
| 6 | 16:30-16:35 |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 杨长森 | 
| 7 | 16:35-16:40 | 30°改良斜侧卧位透视在肱骨髁间骨折手术中的运用 | 王小芃 | 
| 8 | 16:40-16:45 | 难复性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治疗策略的探讨 | 梁高峰 | 
| 9 | 16:45-16:50 | 改良Nirschl术肌腱止点不同处理方式治疗顽固性网球肘 | 彭 旭 | 
| 10 | 16:50-16:55 | 儿童创伤后肘内翻后外侧旋转不稳定:21例CT影像学观察 | 刘 帅 | 
| 11 | 16:55-17:00 | 孟氏骨折漏诊DR测量的价值 | 李宏征 | 
| 12 | 17:00-17:05 | 无结与有结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在不牺牲临床结果的情况下缩短手术时间—一项荟萃分析 | 李 浪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7:05-17:10 | 保留肩袖止点骨界面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 | 项 毅 | 
| 2 | 17:10-17:15 |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 刘瑞宇 | 
| 3 | 17:15-17:20 | 经皮多角度螺纹针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二或三部分不稳定骨折的功能和影像学评价及反肩置换治疗 | 刘长城 | 
| 4 | 17:20-17:25 | 肩关节三联征的诊疗策略和预后分析 | 张大伟 | 
| 5 | 17:25-17:30 |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肩关节三联症(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症及冻结肩)治疗中的实践心得 | 罗海恩 | 
| 6 | 17:30-17:35 | 冈上肌残端加强联合上关节囊重建治疗不可修复型巨大肩袖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 阎海威 | 
| 7 | 17:35-17:40 | 基于R-Bone Vit的肩临界角、肩峰指数半自动测量及临床验证 | 郭德明 | 
| 8 | 17:40-17:45 | 肩胛骨动力异常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 | 秦江辉 | 
| 9 | 17:45-17:50 | 骨性遮挡技术在骨缺损性复发肩关节前向不稳治疗中的随访及疗效分析 | 房玉利 | 
| 10 | 17:50-18:00 | 总结 | 公茂琪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2:00-12:15 | 骨关节炎多模式镇痛探讨 | 刘 仪 | 
| 2 | 12:15-12:30 | 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理化应用 | 朱隽科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30-13:35 | 致辞 | 王坤正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35-13:50 | HTO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选择指南解读 | 黄 野 | 
| 2 | 13:50-14:00 | 3D打印在活动平台单髁置换中的应用: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曹光磊 | 
| 3 | 14:00-14:10 | 膝外翻合并关节不稳的治疗 | 丁 勇 | 
| 4 | 14:10-14:20 | PSI导引下截骨术在复杂膝关节畸形中的应用 | 刘培来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4:20-14:30 | 混合(hybrid)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优势 | 张 民 | 
| 2 | 14:30-14:40 | 再议单髁置换手术适应症 | 涂意辉 | 
| 3 | 14:40-14:50 | 复杂肢体畸形的治疗策略 | 乔 锋 | 
| 4 | 14:50-15:00 | 活动平台脱位翻修固定平台原则和技巧 | 陈广祥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5:05-15:20 | 单髁置换术后感染DAIR及一期二期翻修病例分享 | 朱 晨 | 
| 2 | 15:20-15:35 | 一例胫骨近端外侧闭合截骨手术失败后的单髁置换病例分享 | 沈计荣 | 
| 3 | 15:35-15:50 | 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的机器人辅助下UKA的临床治疗效果 | 王 琦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5:50-16:05 | 一例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膝内翻的病例分享 | 李 忠 | 
| 2 | 16:05-16:20 | 股骨短缩伴有外翻畸形的治疗策略 | 柳 剑 | 
| 3 | 16:20-16:35 | 两例OWHTO失败后的再治疗策略 | 司文腾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6:40-16:46 | 软骨下骨成形术(SCP)在保膝治疗中的应用 | 曹 旭 | 
| 2 | 16:46-16:52 | 采用股骨优先技术膝关节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的影像学分析 | 刘营杰 | 
| 3 | 16:52-16:58 | 病原精准诊断指导下UKA感染的治疗 | 方心俞 | 
| 4 | 16:58-17:04 | 半月板垫片运动轨迹对单髁置换的临床结果影响 | 张启栋 | 
| 5 | 17:04-17:10 | 关节遗忘评分在单髁置换术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 张向鑫 | 
| 6 | 17:10-17:16 | 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对病态肥胖患者的短期疗效 | 纪 刚 | 
| 7 | 17:16-17:22 | 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UKA中边缘突出对患者功能影响的研究 | 张贤祚 | 
| 8 | 17:22-17:28 | 机器人辅助UKA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合并ACL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 杨 超 | 
| 9 | 17:28-17:34 | 机器人辅助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的价值和实践 | 马 俊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7:34-17:40 | DFO治疗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治疗策略 | 王武炼 | 
| 2 | 17:40-17:46 | 胫骨高位截骨术矫正角度的研究 | 崔维顶 | 
| 3 | 17:46-17:52 | HTO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 | 杨伟毅 | 
| 4 | 17:52-17:58 |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髌股关节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 李 明 | 
| 5 | 17:58-18:04 | 关节镜下由外向内“两针缝合法”治疗退变性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 | 马 瑞 | 
| 6 | 18:04-18:10 | 病态肥胖对初次单髁置换术后翻修率的影响:多中心临床研究 | 赵学权 | 
| 7 | 18:10-18:16 | 单髁置换手术非必要禁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惠战强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8:16-18:20 | 总结 | 黄 野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3:30-13:40 | 髋臼周围截骨的最小年龄是多少? | 陈晓东 | |
| 2 | 13:40-13:50 | 股骨头坏死塌陷后保髋:道阻且长 | 何 伟 | |
| 3 | 13:50-14:00 | OA与OP是否相关? | 徐又佳 | |
| 4 | 14:00-14:10 | 大龄成人DDH的PAO 术式中期随访生存率及疗效 | 李 军 | |
| 5 | 14:10-14:20 | 重度不稳定型股骨头骨骺滑脱手术治疗 ——如何降低并发症 | 李 川 | |
| 6 | 14:20-14:30 | 青少年低位假臼的识别与治疗选择 | 罗殿中 | |
| 7 | 14:30-14:35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4:35-14:45 | 部分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 张启栋 | |
| 2 | 14:45-14:55 | 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红会经验 | 王 波 | |
| 3 | 14:55-15:05 |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ARCO Ⅲ 期ONFH采用髋周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术治疗失败原因的探讨 | 吴啸波 | |
| 4 | 15:05-15:15 | 基于股骨头动态增强磁共振指导下外科脱位联合经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与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张 超 | |
| 5 | 15:15-15:25 | O-arm导航引导下经外科脱位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 周 亮 | |
| 6 | 15:25-15:35 | FNS内固定保髋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 影像及临床研究 | 虞 宵 | |
| 7 | 15:35-15:4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5:40-15:46 |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王武炼 | |
| 2 | 15:46-15:52 | 关节镜辅助下打压植骨结合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 郭永明 | |
| 3 | 15:52-15:58 | 预测糖皮质激素诱导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塌陷概率的Nomogram模型:一项基于18年SARS恢复期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高福强 | |
| 4 | 15:58-16:04 |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疗效的多维度评估 | 王燕玉 | |
| 5 | 16:04-16:10 | 基于MRI的修复带分型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 庄至坤 | |
| 6 | 16:10-16:16 | 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支撑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观察 | 刘先哲 | |
| 7 | 16:16-16:22 | 自体骨髓浓缩物及血管传导性生物陶瓷棒移植联合改良髓芯减压术对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短期疗效: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黎庆钿 | |
| 8 | 16:22-16:28 |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非血管化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缺血区的血运重建 | 诸灵祺 | |
| 9 | 16:28-16:34 | 经外科脱位入路旋转截骨术与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一项7年的回顾性研究 | 夏天卫 | |
| 10 | 16:34-16:40 | 评价BMI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预后的预测指标的研究 | 黄 潇 | |
| 11 | 16:40-16:46 | 髋关节外科脱位、股骨颈基底旋转截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 王 力 | |
| 12 | 16:46-16:51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6:51-16:57 | 经臀部超声评估DDH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复位情况的研究 | 严 格 | |
| 2 | 16:57-17:03 | 磁共振成像与髋关节造影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影像学评估指标中的一致性分析 | 苏 菲 | |
| 3 | 17:03-17:09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经非手术治疗后残余发育不良的髋关节形态观察 | 方汉军 | |
| 4 | 17:09-17:15 | 骨盆截骨对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力学结构影响的虚拟研究:棘上、棘下三联截骨vs内移截骨 | 刘 帅 | |
| 5 | 17:15-17:21 | 改良股骨骨骺髋臼顶指数(modified FEAR index)的信效度分析 | 陈康明 | |
| 6 | 17:21-17:27 | 股骨颈基底旋转截骨术治疗股骨头软骨下应力性骨折:手术技术和初步结果 | 李 勇 | |
| 7 | 17:27-17:33 | DDH:colonna、Pao、THA,如何选择? | 胡栢均 | |
| 8 | 17:33-17:39 |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不连 | 姬传磊 | |
| 9 | 17:39-17:45 | 股骨颈重建术治疗陈旧性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颈缺失 | 杨振东 | |
| 10 | 17:45-17:51 | 骨科机器人辅助技术结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保髋效果 | 杨 诚 | |
| 11 | 17:51-17:57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ONFH与其他原因ONFH患者THA比较:一项针对年轻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陵廷贤 | |
| 12 | 17:57-18:04 | 讨论及总结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30-13:32 | 会议欢迎辞 | 王坤正 | 
| 2 | 13:32-13:35 | 会议欢迎辞 | 郭 卉 | 
| 3 | 13:35-13:50 | 干细胞在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研究 | 王一云 | 
| 4 | 13:50-14:05 | 中性粒和骨稳态 | 史冬泉 | 
| 5 | 14:05-14:20 | 基于微液滴反应光子晶体芯片快速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 | 柴 伟 | 
| 6 | 14:20-14:35 | 靶向滑膜细胞干预骨关节炎的策略 | 张海严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4:40-14:55 | 骨与关节感染免疫治疗策略与思考 | 曲新华 | 
| 2 | 14:55-15:10 | 开发细胞毒性适配体用于关节炎的治疗研究 | 梁 超 | 
| 3 | 15:10-15:25 | 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 季明亮 | 
| 4 | 15:25-15:40 | STING抑制剂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前研究 | 郑 超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5:45-15:50 | WTAP介导的FRZB m6A甲基化通过Wnt信号通路导致骨关节炎进展 | 徐兴全 | 
| 2 | 15:50-15:55 | Tgfβ signaling stimulates glycolysis to promote the genesis of synovial joint interzone in developing mouse embryonic limbs | 宋 超 | 
| 3 | 15:55-16:00 | hnRNPK协同CTCF重塑染色质拓扑结构调控肢芽软骨发育 | 周太峰 | 
| 4 | 16:00-16:05 | Macrophage-mediated release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 in situ maintains joint homeostasis and alleviates osteoarthritis | 石 时 | 
| 5 | 16:05-16:10 | 糖酵解酶PKM2二聚体/四聚体转换调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稳态 | 刘 波 | 
| 6 | 16:10-16:15 |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组蛋白修饰诱导加重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 李林晓 | 
| 7 | 16:15-16:20 | Sulfatase acts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osteoarthritis by inhibiting trans-mitophagy to activate cGAS-STING signaling in chondrocytes | 刘晓峰 | 
| 8 | 16:20-16:25 | TGF-β2通过Smad2/3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dMT)并介导创伤性异位骨化的形成 | 毛 栋 | 
| 9 | 16:25-16:30 | 感觉神经元TRPV1脱敏与滑膜成纤维细胞间crosstalk缓解KOA疼痛的机制及中医整脊指压法的干预效应研究 | 张 力 | 
| 10 | 16:30-16:35 | 1990-2021年中国骨关节炎疾病负担评估 | 陈 胜 | 
| 11 | 16:35-16:40 | KBD中T2-毒素通过KMT2a上调NOX4触发软骨细胞铁死亡 | 蔡永睿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7:00-17:15 | 骨与关节衰老的新机制及关口前移干预新策略研究 | 谢 辉 | 
| 2 | 17:15-17:20 | 自体来源血管基质组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研究 | 张大伟 | 
| 3 | 17:20-17:25 | 利用年轻人血浆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治疗软骨损伤 | 邓展涛 | 
| 4 | 17:25-17:30 | 金纳米颗粒通过“肠-关节”轴互作模式调节肠道菌群相关短链脂肪酸代谢缓解OA进展的机制研究 | 陈玥琦 | 
| 5 | 17:30-17:35 |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1通过DNA修复延缓软骨细胞衰老和骨关节炎进展及其机制研究 | 张宏博 | 
| 6 | 17:35-17:40 | 黄芩苷基可逆动态水凝胶通过YAP1信号通路调控滑膜细胞糖酵解和巨噬细胞极化的骨关节炎治疗研究 | 胡钦晓 | 
| 7 | 17:40-17:45 | 基于多组学技术发现新靶点—关节免疫临床基础研究 | 孟晓辉 | 
| 8 | 17:45-17:50 | 贻贝衍生肽修饰的细胞穿膜肽与寡核苷酸生物正交结合用于治疗炎症性关节炎 | 王 庆 | 
| 9 | 17:50-17:55 | 新型基因编辑体系靶向PCK1修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及其转化研究 | 李沅隆 | 
| 10 | 17:55-18:00 | 基于同步辐射硬X线相位衬度显微成像技术(PCI)探讨淫羊藿苷对早期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骨组织形态和微结构的影响 | 高福强 | 
| 11 | 18:00-18:05 |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透组织光热刺激加速原位修复:钙/铜储层支架介导的协同策略 | 刘世博 | 
| 12 | 18:05-18:10 | 基于双平面正交荧光透视成像技术OWHTO术后的髌骨异常活动及相关软组织功能变化的研究 | 蒋 政 | 
| 13 | 18:10-18:15 | Complement Factor D Regulates Collagen Type l Expression and Fibroblast Migration to Enhance Human Tendon Repair and Healing Outcomes | 陈俊宇 | 
| 14 | 18:15-18:20 | 3D Printed Ti6Al4V Porous Implant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by Ultraviolet LED | 刘 洋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30-13:35 | 致辞 | 王坤正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3:35-13:55 | 外踝韧带损伤的围术期康复与护理 | 杨 洁 | |
| 2 | 13:55-14:15 | 护士为轴,骨关节术后加速康复 | 雷晓辉 | |
| 3 | 14:15-14:20 | 信息动漫载体化阶段康复模式对髋关节术后康复有效性和安全性效果分析 | 华 珺 | |
| 4 | 14:20-14:25 | 基于物联网的脉冲磁疗联合运动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远程居家康复模式探索: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 石秀秀 | |
| 5 | 14:25-14:30 | 多种康复方式联合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 范丽娟 | |
| 6 | 14:30-14:35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与觉知压力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 潘琳琳 | |
| 7 | 14:35-14:40 | 预康复理念下的多维度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 王 菁 | |
| 8 | 14:40-14:45 | 红外线热成像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动态康复的应用观察 | 刘红娟 | |
| 9 | 14:45-14:50 | 基于Ahmadi护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 侯国梁 | |
| 10 | 14:50-14:55 | 肌内效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 张其梦 | |
| 11 | 14:55-15:00 | 5E理念康复护理模式在保膝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 章 峥 | |
| 12 | 15:00-15:05 | “互联网+医护一体化”联合5E康复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居家行为运动干预的效果分析 | 武彤秋 | |
| 13 | 15:05-15:10 | MDT+ACTED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老年痴呆合并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 韦玉环 | |
| 14 | 15:10-15:15 | 个体化症状网络连通性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康复预后的预测作用 | 毛梓瑾 | |
| 15 | 15:15-15:20 | 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报告结局及照护需求的混合研究 | 莫 兰 | |
| 16 | 15:20-15:25 | 早期护理干预在反肩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 刘惠芝 | |
| 17 | 15:25-15:30 | 膝骨关节炎患者继发踝关节疼痛的共病管理与体力活动干预:来自CHARLS的纵向证据 | 陈 越 | |
| 18 | 15:30-15:4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6:00-16:20 | “保膝手术的的护理特点-医生视角” | 曹光磊 | 
| 2 | 16:20-16:25 | 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护理管理亮点和借鉴 | 吴松梅 | 
| 3 | 16:25-16:30 | ERAS理念下多学科协作模式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伴帕金病患者的影响 | 赵晓芳 | 
| 4 | 16:30-16:35 | 中医子午流注联合经颅磁刺激(TMS)在骨科术前焦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焦 望 | 
| 5 | 16:35-16:40 | 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的应用研究 | 付 宇 | 
| 6 | 16:40-16:45 | 术后疼痛评估准确率护理质量标准在骨科膝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水 芳 | 
| 7 | 16:45-16:50 |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于缓解肩袖损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 | 梁 媛 | 
| 8 | 16:50-16:55 | 多学科协作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医护一体信息化护理模式的研究 | 林锡波 | 
| 9 | 16:55-17:00 | 活血通络膏配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观察 | 王 兰 | 
| 10 | 17:00-17:05 | 6S管理工具在降低膝关节置换患者平均住院日中的应用 | 张海静 | 
| 11 | 17:05-17:10 | 国内创伤骨科医护人员对骨折张力性水疱相关知识及早期处理措施的横断面调查 | 霍 妍 | 
| 12 | 17:10-17:15 | ERAS背景下手术室管控措施对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清饮料摄入的效果评价 | 苏锦治 | 
| 13 | 17:15-17:20 |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集束化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预防效果 | 蒋云芬 | 
| 14 | 17:20-17:25 | 马蹄内翻足患者踝足四关节融合跟腱延长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模型预测 | 蒋云鹏 | 
| 15 | 17:25-17:30 | 加速康复理念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 | 毛雷音 | 
| 16 | 17:30-17:35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谵妄的效果观察 | 张 然 | 
| 17 | 17:35-17:40 | 一例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合并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护理体会 | 贾梦瑶 | 
| 18 | 17:40-17:45 | 一例老年患者失眠问题的绘画疗法分析研究 | 林成凤 | 
| 19 | 17:45-17:50 | 一例冰袋冷敷联合疼痛控制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 罗 瑞 | 
| 20 | 17:50-17:55 | 一例意义未明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分期行双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 | 李喜迎 | 
| 21 | 17:55-18:00 | 一例肾衰竭透析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刘 燕 | 
| 22 | 18:00-18:05 | 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对膝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 马 兰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2:00-12:05 | 致辞 | 蒋 青 | |
| 2 | 12:05-12:25 | 关节外科围术期疼痛管理新策略及新实践 | 周宗科 | |
| 3 | 12:25-12:45 | 关节外科围术期焦虑及睡眠障碍管理新策略 | 姚振均 | |
| 4 | 12:45-12:55 | 关节外科疼痛、焦虑及睡眠障碍管理新进展研讨 | ||
| 5 | 12:55-13:00 | 总结 | 蒋 青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30-13:35 | 致辞 | 王坤正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7:30-17:45 | PEEK材料特性及其关节假体设计与应用研究 | 王 友 | 
| 2 | 17:45-17:50 | 数字六轴外架结合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复杂畸形 | 乔 锋 | 
| 3 | 17:50-17:55 | 膝关节单髁置换围手术期两种镇痛方案的比较 | 王 超 | 
| 4 | 17:55-18:00 | 1例TKA术后NTM感染 治疗与思考 | 丁喆如 | 
| 5 | 18:00-18:05 | 一期翻修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 | 周胜虎 | 
| 6 | 18:05-18:10 | 改良SNIP在血友病性关节炎僵直膝、强直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观察 | 陈群群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2:00-12:15 | 机器人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势 | 尹宗生 | 
| 2 | 12:15-12:30 | 机器人辅助膝关节手术经验分享 | 刘 宁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3:30-13:38 | 3D打印多孔钽骨科植入物载敏感抗生素一期治疗关节感染 | 应嘉蔚 | 
| 2 | 13:38-13:46 | 3D打印Augment联合髋臼内壁内陷截骨技术在高位DDH 的应用:Case Report | 孟维锟 | 
| 3 | 13:46-13:54 | 儿童化脓性感染后髋关节高位脱位患者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结果 | 王 端 | 
| 4 | 13:54-14:02 | 全流程关节置换机器人在辅助Ⅲ、Ⅳ型DDH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研究 | 李 川 | 
| 5 | 14:02-14:10 | 机器人辅助强直髋关节置换的应用体会 | 吕松岑 | 
| 6 | 14:10-14:18 | PIOC-PJI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 | 吴荣凯 | 
| 7 | 14:18-14:26 | 保留假体清创术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赵 畅 | 
| 8 | 14:26-14:34 |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短期疗效研究 | 马 俊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4:42-14:50 | 数字化技术在我国关节外科应用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 赵旻暐 | 
| 2 | 14:50-14:58 | 保留假体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关节腔局部抗生素冲洗在假体周围感染中的疗效评估 | 王昌明 | 
| 3 | 14:58-15:06 | 梅奥髋关节脱位风险评分结合保留外旋肌群的SPAIRE入路治疗髋关节置换高脱位风险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 叶 晔 | 
| 4 | 15:06-15:14 | 深度学习模型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 袁恒锋 | 
| 5 | 15:14-15:22 | 人工智能术前规划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研究 | 田 鹏 | 
| 6 | 15:22-15:30 | 侧向软组织平衡与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早期脱位 | 彭笳宸 | 
| 7 | 15:30-15:38 | 微创理念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 张育民 | 
| 8 | 15:38-15:46 | 钛网杯结合植骨重建治疗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 | 王 涛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6:18-16:26 | THA联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严重髋关节炎合并股骨近端畸形 | 胡栢均 | 
| 2 | 16:26-16:34 | IV型DD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变化分析 | 邢叔星 | 
| 3 | 16:34-16:42 | 术前髋周肌群脂肪浸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 | 鲍正远 | 
| 4 | 16:42-16:50 | 大转子截骨联合张力钢丝固定在Crowe IV型DDH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 彭锦辉 | 
| 5 | 16:50-16:58 | 碘伏冲洗结合创面清脂预防高风险THA患者PJI的短期疗效 | 黄钢勇 | 
| 6 | 16:58-17:06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不同分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处理策略 | 姜 鑫 | 
| 7 | 17:06-17:14 | 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策略分享 | 张大伟 | 
| 8 | 17:14-17:22 | 髋臼撑张技术在Paprosky III B型慢性骨盆不连续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 李銮宁 | 
| 9 | 17:22-17:30 | 前后联合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融合髋或强直髋 | 符培亮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7:30-17:38 | MDT结合ERAS模式在急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 杨亚龙 | 
| 2 | 17:38-17:46 | 股骨头坏死伴髋关节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张永涛 | 
| 3 | 17:46-17:54 | CRP和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用于合并炎性疾病患者假体周围感染诊断: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陈绪明 | 
| 4 | 17:54-18:02 | IV型高脱髋关节中不同股骨近端畸形的差异化截骨技术选择 | 雷鹏飞 | 
| 5 | 18:02-18:10 | Orthoview 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前规划中的临床应用 | 高明宏 | 
| 6 | 18:10-18:18 | 先天性髋关节高脱位(Crowe IV型)THA手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及处理策略 | 李 伟 | 
| 7 | 18:18-18:26 | 初次THA术中骨折的预防及处理 | 张 鹏 | 
| 8 | 18:26-18:34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炎性假瘤 | 毛 昕 | 
| 9 | 18:34-18:42 | 加速康复模式下昂丹司琼口溶膜可有效预防初次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王浩洋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8:00-08:06 | 机器人辅助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的疗效分析 | 胡海涛 | 
| 2 | 08:06-08:12 | 基于步态分析的预测模型对关节镜下ACL术后关节僵硬高危患者康复的研究 ——循证实践探讨 | 张 晋 | 
| 3 | 08:12-08:18 | 内减张联合胫骨端二次固定辅助ACLR的临床疗效研究 | 谭洪波 | 
| 4 | 08:18-08:24 | 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 | 陈方麟 | 
| 5 | 08:24-08:30 | 前交叉韧带撕裂手术的创新:关节镜下线带增强修复技术 | 那玉岩 | 
| 6 | 08:30-08:36 | 新型关节韧带数字体查仪在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 马 瑞 | 
| 7 | 08:36-08:42 | ACL部分损伤后膝关节在步态周期中的接触力学变化——一项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 林金鹏 | 
| 8 | 08:42-08:48 | 关节镜下外侧松解及内侧重建治疗髌骨不稳的疗效分析 | 蒋大伟 | 
| 9 | 08:48-08:54 | 基于膝关节X线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智能预测模型构建 | 陈 博 | 
| 10 | 08:54-09:00 | 膝关节髁间窝入口形态影响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的影像学研究 | 张 帅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9:00-09:06 | 膝关节非接触性前外侧韧带损伤与周围结构损伤相关性的3.0T MR研究 | 李睿星 | 
| 2 | 09:06-09:12 | 关节镜下双隧道双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复杂撕脱骨折 | 李 健 | 
| 3 | 09:12-09:18 | 全镜下双后内入路Rigidloop钛板+外排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 贾岩波 | 
| 4 | 09:18-09:24 | 开放和全内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 白瑞军 | 
| 5 | 09:24-09:30 | 生物信息学分析联合机器学习策略识别半月板退变关键基因及免疫浸润评价 | 地力牙尔·莫合塔尔 | 
| 6 | 09:30-09:36 | 数字化定位膝关节早期软骨损伤及软骨下骨注射富干细胞髌下脂肪垫组织提取物对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 | 李浩博 | 
| 7 | 09:36-09:42 | PROs理念指导下关节镜清理联合围手术期镇痛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策略探讨及疗效分析 | 李瑞延 | 
| 8 | 09:42-09:48 | Platelet-rich plasma enhances anti-apoptotic and paracrine effect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rough the PI3K/Akt pathway | 赵志尧 | 
| 9 | 09:48-09:54 | 胫骨平台后倾角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徐兴全 | 
| 10 | 09:54-10:00 | 内侧髌胫韧带损伤对内侧髌股韧带张力影响的研究 | 袁叔宇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0:00-10:06 | 基于腰椎影像组学的下腰痛广适人群防治康运动处方标准构建与评估 | 邵 阳 | |
| 2 | 10:06-10:12 | 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 Salter-Harris Ⅲ、Ⅳ型骨骺骨折的临床研究 | 王 军 | |
| 3 | 10:12-10:18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 for Pain contr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 白皓天 | |
| 4 | 10:18-10:24 | 一例罕见后外侧腘窝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个案报道 | 宋启春 | |
| 5 | 10:24-10:30 | 髌股内侧支持带重建中股骨定位偏离Schöttle点对移植物张力变化的影响 | 杨劭杰 | |
| 6 | 10:30-10:36 | 内侧滑膜皱襞增加膝骨关节炎发病风险: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陈佳兰 | |
| 7 | 10:36-10:40 | 总结与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08:00-08:15 | 肱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后人工关节重建术 | 张伟滨 | |
| 2 | 08:15-08:30 | 股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后人工关节重建术 | 牛晓辉 | |
| 3 | 08:30-08:45 | 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人工关节重建术 | 叶招明 | |
| 4 | 08:45-09:00 | 胫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后人工关节重建术 | 屠重棋 | |
| 5 | 09:00-09:15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09:15-09:30 | 儿童膝关节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 | 沈靖南 | |
| 2 | 09:30-09:45 | 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松动的解决方案 | 郭 征 | |
| 3 | 09:45-10:00 | 膝关节肿瘤型人工假体松动的翻修 | 李建民 | |
| 4 | 10:00-10:15 | 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 于秀淳 | |
| 5 | 10:15-10: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 1 | 10:30-10:45 | 3D打印人工假体重建长骨大段骨缺损 | 王 臻 | |
| 2 | 10:45-11:00 | 肘关节肿瘤切除后人工假体功能重建 | 郭 卫 | |
| 3 | 11:00-11:15 | 3D 打印人工假体在肿瘤型人工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 邵增务 | |
| 4 | 11:15-11:30 | 保留关节的3D打印人工假体的临床应用 | 刘巍峰 | |
| 5 | 11:30-11:45 | 踝关节肿瘤切除后人工假体功能重建 | 杨 毅 | |
| 6 | 11:45-11:50 | 紫草活性单体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 李记天 | |
| 7 | 11:50-12: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8:00-08:30 | 护理干预方案的开发与评价 | 刘均娥 | 
| 2 | 08:30-08:35 | 基于STEADI工具包的出院准备服务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 程 宏 | 
| 3 | 08:35-08:40 | 镜像疗法结合感觉再教育训练对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复合感觉改善的疗效观察 | 傅育红 | 
| 4 | 08:40-08:45 | 基于ERAS理念的运动训练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 李江博 | 
| 5 | 08:45-08:50 |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围手术期干预模式对肩袖损伤患者功能重塑与生活质量提升的多维度效应研究 | 李佳慧 | 
| 6 | 08:50-08:55 | 基于医院微信平台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 林继红 | 
| 7 | 08:55-09:00 | 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的效果研究 | 谈业巧 | 
| 8 | 09:00-09:05 | Orem自护理论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分析 | 仝晓蕊 | 
| 9 | 09:05-09:10 | 渐进式平衡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的影响 | 荣晓旭 | 
| 10 | 09:10-09:15 | 基于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抗阻力量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肌肉衰减症中的影响 | 刘瑾彤 | 
| 11 | 09:15-09:20 | 家庭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护理对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 | 郭 乐 | 
| 12 | 09:20-09:25 | 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在日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院前管理中的应用 | 石永根 | 
| 13 | 09:25-09:30 | 基于IBM模型的可视化健康宣教在肘关节僵硬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 韩 芹 | 
| 14 | 09:30-09:35 | 怀旧疗法结合互动模式对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应用研究 | 王 琳 | 
| 15 | 09:35-09:40 | 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健康知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 朱 义 | 
| 16 | 09:40-09:45 | 同伴支持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 季雨楠 | 
| 17 | 09:45-09:50 | 个案管理师主导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营养干预的效果研究 | 冯瑞萍 | 
| 18 | 09:50-09:55 | 术前预康复与加速康复新视角:优化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日间手术护理的实践与探索 | 刘利娟 | 
| 19 | 09:55-10:00 | 以骨科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模式精准化宣教对促进肩袖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研究 | 杨 坤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0:00-10:20 | 骨科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探索与实践 | 韩 冰 | 
| 2 | 10:20-10:25 | 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肩袖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 朱琳怡 | 
| 3 | 10:25-10:30 | 基于前馈控制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 李 慧 | 
| 4 | 10:30-10:35 | 基于整合型RCA的1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居家康复期假体脱位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 | 匡芸芸 | 
| 5 | 10:35-10:40 | 运动学对线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效果 | 季长高 | 
| 6 | 10:40-10:45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期并发症SWOT分析 | 朱利红 | 
| 7 | 10:45-10:50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 | 居敏燕 | 
| 8 | 10:50-10:55 |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管理方案的构建 | 李婷婷 | 
| 9 | 10:55-11:00 | 肌内效贴联合改良式冰敷治疗对肩袖修补术后患者肿胀和疼痛的影响 | 覃晓灵 | 
| 10 | 11:00-11:05 | 髋关节置换术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自我准备度潜在剖面分析及其与出院准备度关系的研究 | 徐 娟 | 
| 11 | 11:05-11:10 | 基于共管照护模式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出院准备服务计划构建及应用 | 刘 岩 | 
| 12 | 11:10-11:15 | 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徐燕枝 | 
| 13 | 11:15-11:20 | 延续护理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董酉菲 | 
| 14 | 11:20-11:25 | 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效果探究 | 赵 曦 | 
| 15 | 11:25-11:30 | 基于时效激励理论联合作业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 冯 娜 | 
| 16 | 11:30-11:35 | 中西医结合(药物+穴位+电疗)模式治疗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 | 向丽君 | 
| 17 | 11:35-11:40 | 整体优质护理联合中药熏蒸在OVCFs患者PKP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 吕 琦 | 
| 18 | 11:40-11:45 | 叙事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在膝关节感染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中的应用 | 严 燕 | 
| 19 | 11:45-11:50 | 医护康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无陪病房中对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 陈 伟 | 
| 20 | 11:50-11:55 |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配合 | 魏小玉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8:00-08:05 |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伴有关节外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 尹宗生 | 
| 2 | 08:05-08:10 | ROSA机器人辅助TKA术后早期力线评估 | 张 朝 | 
| 3 | 08:10-08:15 | Brainlab导航辅助1.5期置换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合并感染 | 李晓明 | 
| 4 | 08:15-08:20 | 机器人辅助下非对称间隙技术TKA 临床应用 | 王慧声 | 
| 5 | 08:20-08:25 | 国产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人工传统单髁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分析 | 冯 勇 | 
| 6 | 08:25-08:30 | Comparison of Early Clinical Efficacy of Robotic-Assisted Functional Alignment versus Traditional Manual Mechanical Alignm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ith an Average of 15 Months of Follow-Up | 厉 轲 | 
| 7 | 08:30-08:35 | 数字技术辅助下 TKA 股骨开髓点临床疗效分析 | 赵 畅 | 
| 8 | 08:35-08:40 | 机器人导航辅助前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置换假体的手术心得 | 邵加华 | 
| 9 | 08:40-08:45 | 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个体化股骨矢状位对线在机器人辅助手术中的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王德华 | 
| 10 | 08:45-08:50 |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和华机器人辅助 TKA 与传统 TKA 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 李海峰 | 
| 11 | 08:50-08:55 | 3D 打印数字化技术在膝关节翻修中的应用 | 许 宏 | 
| 12 | 08:55-09:00 | 3D打印个性化定制多孔钽补块联合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假体治疗双侧膝关节外侧髁激素性骨坏死合并巨大缺损 | 雷鹏飞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9:00-09:05 | 类风湿关节炎TKA手术的处理技巧 | 肖涟波 | 
| 2 | 09:05-09:10 | 首个股骨髁和胫骨托均为生物固定型的膝关节系统应用于中国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 马建兵 | 
| 3 | 09:10-09:15 | 后稳定型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冠状面松弛度的比较及与临床结果相关性的分析 | 李忠为 | 
| 4 | 09:15-09:20 | TKA的新概念——CPAK分型、FA & arKA | 徐耀增 | 
| 5 | 09:20-09:25 | 运动学对位对线单髁置换技术的中期随访研究 | 张启栋 | 
| 6 | 09:25-09:30 | 解剖改良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思考 | 赵 辉 | 
| 7 | 09:30-09:35 | TKA后髁offset对膝关节屈曲不稳的影响 | 赵广雷 | 
| 8 | 09:35-09:40 | The Position of the Patella Affects Intraoperative Gap Balance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Pilot Study Using a Novel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to Guide Soft Tissue Balance | 吴传龙 | 
| 9 | 09:40-09:45 | 生物型胫骨平台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临床研究 | 朱 澍 | 
| 10 | 09:45-09:50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螺钉骨水泥技术处理胫骨平台骨缺损的生物力学分析 | 孙厚义 | 
| 11 | 09:50-09:55 | 僵直膝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 曾伟南 | 
| 12 | 09:55-10:00 | 膝关节置换术伴急性韧带损伤的处理经验分享 | 吴 勐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0:00-10:05 | 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的倾向性匹配研究 | 符培亮 | 
| 2 | 10:05-10:10 | CORI辅助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和更精准的假体植入: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刘万军 | 
| 3 | 10:10-10:15 | 巨刺电针在TKA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 沈 军 | 
| 4 | 10:15-10:20 |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中国晚期骨关节炎患者对侧膝关节运动学影响:一项前瞻性步态分析研究 | 王海波 | 
| 5 | 10:20-10:25 | DAIR联合局部关节腔注射抗生素治疗早期PJI | 毛彦杰 | 
| 6 | 10:25-10:30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微生物多样性和耐药性分析 | 董永辉 | 
| 7 | 10:30-10:35 | 纤溶分型:TKA术后精准抗纤溶的指路明灯 | 刘家诚 | 
| 8 | 10:35-10:40 | 合并原发性局限性皮肤淀粉样变的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 赖欣煊 | 
| 9 | 10:40-10:45 | 睡眠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分析 | 张浩强 | 
| 10 | 10:45-10:50 | 骨髓腔注射万古霉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感染安全有效: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 倪 明 | 
| 11 | 10:50-10:55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血液及关节液中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与临床价值研究 | 杨宇豪 | 
| 12 | 10:55-11:00 | 膝关节新生:三基理论护航膝关节翻修病例解析 | 孟维锟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1:00-11:05 | HIV阳性感染亚临床结核病患者膝关节结核伴大块骨缺损,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个案报道及相关文献分析 | 陆 明 | 
| 2 | 11:05-11:10 | 潜伏性结核感染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 王 栋 | 
| 3 | 11:10-11:15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致严重膝关节畸形合并多发骨折伴快速进展的髋关节病变1例报告及治疗体会 | 刘东沛 | 
| 4 | 11:15-11:20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 rare case of skeletal fluorosis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a case report | 张益民 | 
| 5 | 11:20-11:25 | 全程及有限止血带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方姝晨 | 
| 6 | 11:25-11:30 | Case report :1例膝关节OA患者脱位并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 张文强 | 
| 7 | 11:30-11:35 | 1例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的膝关节OA进行TKA:同时应用胫骨结节截骨锚钉固定术、股四头肌成形术 | 宋启春 | 
| 8 | 11:35-11:40 | 一例难治性膝关节PJI治疗经验分享及Mesh补片在伸膝装置重建中的应用 | 李晓辉 | 
| 9 | 11:40-11:45 | TKA联合关节内代偿截骨一期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 | 谭红略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8:00-08:08 |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预后分析 | 许志阳 | 
| 2 | 08:08-08:16 | 一期翻修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3例病例报道 | 李培杰 | 
| 3 | 08:16-08:24 |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DAIR)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疗效观察 | 刘先哲 | 
| 4 | 08:24-08:32 | 3D打印重建骨缺损在全髋翻修手术中的应用 | 毛彦杰 | 
| 5 | 08:32-08:40 | 增加10mm的S-ROM假体柄可能更适合中国DDH患者 | 易佳锋 | 
| 6 | 08:40-08:48 | 一期翻修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应用 | 陈小建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09:04-09:12 | 机器人辅助人工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测量髋臼前倾角、联合前倾角比较研究 | 梁寒光 | 
| 2 | 09:12-09:20 | 陶对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陶瓷部件碎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 | 吴传龙 | 
| 3 | 09:20-09:28 | 3D打印定制化假体联合自体骨移植的髋关节翻修术 | 林治平 | 
| 4 | 09:28-09:36 | 双动全髋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 陈德胜 | 
| 5 | 09:36-09:44 | 髋臼中心定位工具在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 吐尔孙塔依吐尔汗 | 
| 6 | 09:44-09:52 | 3D 打印定制髋臼假体在伴有髋臼严重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 张客松 | 
| 7 | 09:52-10:00 | THA中组配式股骨假体与一体式股骨假体的临床疗效对比与分析 | 刘 宁 | 
| 8 | 10:00-10:08 | Crowe IV-DDH 患者THA术后膝关节和踝关节轴向、步态生物力学和足底力的变化:一项平均10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朱席山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
| 1 | 10:48-10:56 | 数字辅助设计暨3D打印定制异型臼杯用于髋关节初次置换初步报导 | 冯德宏 | 
| 2 | 10:56-11:04 | 基于5E康复护理模型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效果观察 | 徐 波 | 
| 3 | 11:04-11:12 | Cup⁃cage重建技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骨盆不连续的中期疗效 | 康鹏德 | 
| 4 | 11:12-11:20 | 新型人工解剖标记定位法(肩对肩)在全髋关节置换中预防下肢不等长的准确性分析 | 刘晓峰 | 
| 5 | 11:20-11:28 | 医工交互术前规划结合3D打印手术导向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 宛 磊 | 
| 6 | 11:28-11:36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下肢Charcot关节病的疗效与风险 | 罗 涛 | 
| 7 | 11:36-11:44 | Super PATH入路双人操作快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 叶鹏胜 | 
| 8 | 11:44-11:52 | PRIDE分型及新型半球形垫块(尚氏垫块)应用于髋臼骨缺损重建 | 袁兴世 | 
